我自小就喜欢买书,买了三十多年的书,也攒了几个小柜子。我是个念旧的人,上学时同学戏称我是走不进“现代”的人,因此书柜里面林林总总码放着从幼儿园到当下各个阶段的书。买书、看书的历程也是自己不同阶段的见证,是人生不同阶段的“伴读”。
书柜空间有限,所以随手可及之处码放的是近几年在工作中不断购买、收藏的书籍,历史类、民俗类、器物类、建筑类、哲学思想类等。实话说,有些书确是“应制”而买,而非兴趣使然,这些名目繁多的书籍折射着自己初入职场的心态。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,对新事物好奇,却又不免因此迷茫。这时候我的解决途径就是搜书,感觉就像寻找“外援”一样,自己有了主心骨。“背书”一词在我看来大抵就是这样一种找寻到解决途径的承托感。
不知不觉,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、知识需求越来越迫切,书就一本一本进入我的书柜。特别是淘到一些绝版书时,心中不免也会有窃喜,哪怕暂时用不到,但拥有后的那种踏实感觉却是实实在在的。初入工作岗位确实像“没头苍蝇”,急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规划,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:“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,圆圈里面是已知的,圆圈外面是未知的。你知道的越多,圆圈也就越大,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。”随着阅读专业书籍的增加,一切开始有了头绪,是读书引导我找到自己的路。于是,阅读开始变得有序,人也变得坦然。
书柜里总有一方空间,放着做学生时的书,从高中到大学的都有。这些书一直没有处理掉,应该说是自己舍不得处理掉。高中痛苦但又幸福,也是自己最“博学”的三年。与其说是藏书,倒不如说是藏住一段让自己开心的过往。当年处理高中教辅时,本打算一并处理的“金牌教辅”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最终还是被我留下了。当时总想着,哪怕当成一套工具书呢,万一哪天用到了呢!虽说时至今日,它们没有再被打开,但它们记录着那个“博学”的高中生最纯粹的人生阶段。
一些孩提时代的书我也一直留存着,很多都是漫画,还有少量的科普画册。一部分代表着天马行空的“幻想家”,一部分则代表着探索未知的“冒险家”,保持幻想与好奇,是自己对书渴望的原动力。小时候班里阅读氛围很好,那时候图书馆经常被我们“光顾”得一层书都不见了,大家读完就交换,小孩子容易攀比,有好胜心,所以谁也不甘落后。如今回想起来,很多名著(少儿版)都是在那个时候读的。记得那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绿皮的外国经典名著,一个假期我看五六本也不是难事,特别是暑假,在没有空调的时代,就搬把椅子,坐在电扇旁边,看入迷了还真感觉不到热。摆弄这些书的时候,不禁想起儿时住在胡同简易楼里的日子,日子过得说慢也慢,说快也快,但我仍旧希望今后的日子里,这些孩提时代的书依旧陪着我,可能没啥机会再看,但只要在就好。
书籍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也是人成长蜕变的印证。儿时天真无邪的“自大”;学生时代沉甸甸的书包;步入工作岗位后桌面上用书围成的“屏风”……每个时代,书于我都有着不一样的身份,有的是“玩伴”,有的是“师长”,寻书的历程,是众里寻他,是不期而遇,未来一定会与更多书结缘,领略不一样的智慧,相伴走向不惑之年。
(作者为北京文博从业者)
作者:吴晛